第225次利群读书会举行
2024-12-19 11:06    浏览:100  评论:0

2024年12月18日上午9:00-12:00,利群读书会第225次会议在社科楼B-502举行。吴理财老师、朱镕君博士后、研究生宁佳、王思怡、李异凡、吴雨寒、蒋雅迪、陈小琴、王若希、张盟、庄宇婧、宋小雨、江联洋、伦一林、顾子萌、李丙赟静、刘艳丽、本科生韩雅琦参与了此次会议。

本次读书会第一阶段由硕士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汇报,她们分享了围绕毕业论文选题进行阅读的成果。宁佳同学在分享中介绍了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公共性论述,深入分析了西方语境下公共性的特征,并通过文献梳理探讨了中国语境中公共性的变迁及其与西方语境的差异。李异凡同学围绕《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进行了汇报,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的时代脉络,评析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发展特征及现行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蒋雅迪同学分享了《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的阅读感悟,分析了中国城乡流动背景下,男性如何面对家庭角色和性别身份的变迁,尤其是农民工男性在生活中的调整与适应,得出了“男性妥协”的结论,并探讨了男性气质概念的变化。该书为理解城乡流动与家庭变迁中的情感变化提供了新视角。陈小琴同学根据毕业论文选题阅读了《项目制下的县域行政运行及治理》、《项目制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被困的治理:河镇的复合治理与农民策略》、《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景观社会》、《乡村建设理论》、《国家的视角》和《弱者的武器》,并汇报了她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心得,探讨了在一个场域中,政府、农民、资本等主体如何通过公共话语、个体话语、权力与资源等要素影响行动逻辑。吴雨寒同学则分享了对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和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阅读感悟,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与双重性。王思怡同学分享了《空间的生产》,讨论了空间作为社会、精神和物质的产物,揭示了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她还结合《后现代的状况》中的空间扩张与资本积累,提出空间正义解决不平等问题。

硕士二年级的学生汇报结束后,在场老师进行点评,朱镕君博士后强调了中西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差异,指出这些差异对公共性理论的影响,并建议学生在阅读书籍时,除了结合研究框架,还应加强与问题意识的结合,推动理论的发展。同时,他还指出,情感劳动应与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及政治背景相联系,避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分析。吴理财老师强调了问题意识在学术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强调汇报中应围绕文献中的关键问题与现有研究进行对话,挖掘新的学术启发,尤其是在公共性和情感劳动的研究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语境中的差异与社会影响。

 读书会第二阶段由硕士一年级学生和本科生进行汇报分享阅读的成果。王若希同学围绕国家内部历史演变特性,阅读了《送法下乡》、《中县干部》、《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和《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庄宇婧同学结合《支配社会学》、《规训与惩罚》和《弱者的武器》等著作,探讨了群体运动和群众的不同维度,进一步思考了群体的社会影响。顾子萌同学阅读了《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等书籍,围绕权力与自由、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提出了论文写作的三点启示。李丙赟静同学分享了《贫穷的本质》和《人性论》,提出贫穷的定义、贫富差距与责任,并探讨了休谟对情感主导理性的观点。江联洋同学围绕官僚制度的概念、特征和官员贪腐问题,阅读了《东西中国》、《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规训与惩罚》和《逃避统治的艺术》。宋小雨同学围绕《贫穷的本质》和中国精准扶贫策略,探讨了扶贫主体、方式、可持续性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张盟同学阅读了《政府论》、《利维坦》、《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探讨宗教社会性与集体心理状态的关系,强调宗教的社会性及其对群体心理的作用。刘艳丽同学分享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和《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探讨了情感劳动和自我塑造对职业和生活的影响。伦一林同学阅读了《通往奴役之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德国电梯社会》,分析了“电梯效应”与社会倒退机制,并讨论了激进机会平等对现代化的影响。韩雅琦同学分享了《科学技术哲学经典文本》、《红雨》和《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探讨了哈贝马斯的补偿性纲领、海德格尔的选章,以及与军人政治、威权主义和泰国民主政治相关的主题。在硕士一年级学生和本科生汇报结束后,在场老师进行了点评。朱镕君博士后肯定了同学们扎实的文献阅读,但指出理论与中国现实结合不足,建议关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问题,并加强理论与现状的对话。同时,他强调汇报需加强结构和逻辑性,建议提前规划大纲,确保条理清晰。吴理财老师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建议从批判角度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权力结构,特别是贫困问题,要关注不平等资源分配对社会阶层的影响。他还指出,学生应明确学术问题和创新点,避免仅总结文献,要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推动学术发展,并建议研一同学制定读书计划,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