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走近辛秋水——读《辛秋水文集》
2022-08-14 16:23  凌云   浏览:1676  评论:0

走近辛秋水

——读《辛秋水文集》

 

凌云

 

新近,也许是一种长久的仰慕,抑或是一种对研究“三农”学术知识的渴求。我有幸结识了知名的“三农”研究专家、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主任张德元教授。从他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辛秋水文集》早已出版了。于是,我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的便利,很快从一家书店购买了一本《辛秋水文集》,迫不及待打开书中的扉页。从书中字里行间,追寻辛秋水先生研究“三农”的足迹及那个时代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治穷先从文化扶贫做起

是一个农村十分贫穷的时代,不仅物质生活困乏,农村生活艰难,而且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世界极度“荒芜”。在大山深处的村庄,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人们深受封建思想影响,靠家族血缘关系维系在一起,又长期发生家族之间矛盾和纠纷。农民缺乏先进社会文化思想的传播,同时对诸如民主选举感到十分陌生。作为一个社会学者,辛秋水先生以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通过自己的深入调研,主动将自己的思考形成调研报告,呈书向党委政府高层领导开门见山提出对策建议。如《以文扶贫 综合治理》指出,改变山区信息闭塞状况,需要设立文化站以及建立电影放映队等,让山区农民走出大山、走出贫穷,接受外面先进科技种植知识和技能培训。又如,他通过自己在安徽岳西县莲云乡蹲点一年多的深入调研思考,撰文《扶贫扶人 扶智扶文》认为,“贫困乃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信息封闭、观念陈旧、经济落后、教育危机、文化贫乏、人才缺乏。”他谈到调研感受时指出,“得出的结论是,应走‘以文脱贫、综合治理’的路子。”

二、好的思路需要大胆试验

实践出真知。任何思路决策,都需要付诸于实践,需要大胆地进行试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印证。如果不进行实践,哪怕是再好的思路,抑或是一种方法创新,也仅是“空中楼阁”。作为一个社会学者,最看重的东西就是亲自调研,在基层的一线获取真知。辛秋水主动去岳西县莲云乡蹲点时间长达八年,在当时省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试验,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案例,探索出一条文化扶贫的新路径。

首先,实验必须立足贫困地区当时当地实际。正如辛秋水在《“输血”、“造血”到“树人”——莲云乡文化扶贫八年的思考》中所说,“向扶贫地区输入科学技术和文化,绝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实际需要。”辛秋水的文化扶贫实验,没有离开当时农村地区,尤其贫困山区交通信息还相当闭塞的实际情况,从解决信息堵点为突破口,让广大的村民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启发他们寻求摆脱贫困的出路。

其次,认识事物的本质至关重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认识问题开始,追根求源。辛秋水之所以在岳西莲云乡文化扶贫实验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他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所在。他在《揭开贫困的“面纱”——安徽省文化扶贫的经验性研究》一文中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贫困绝非仅是个“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问题,人的素质不济才是贫困的症结所在。”于是,他透过问题分析提出文化扶贫的实验思路,并付诸行动。

第三,动员群众参与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最好的设想,无论实验方案制定多么周密详细,如果没有发动广大群众参与,也仅是“空中楼阁”。辛秋水不仅深入调研,而且身体力行,广泛发动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扶贫实践,取得一个个成功案例。比如,他在岳西县莲云乡搞的“组合竞选”试点,作为他的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而且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

三、文化扶贫是有效的治贫“疗方”

长期以来,偏僻的山区农民曾一度贫困,不仅是因为这里的道路不便、信息受阻,而且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相当落后,缺乏进步的精神引领。作为社会学者,辛秋水以独特的视角,从贫困山区农民的思想深处,找到了治贫的“疗方”

一方面,破解贫困“怪圈”的病因。辛秋水通过数十次深入大别山腹地进行详细的社会调查,透过贫困农民的心态,认为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一种贫困文化的影响。如,求神拜佛从众心理,拜佛求子、拜佛治病,还有农民加入各种教会和封建迷信组织,其根子是“穷”和“愚”两个字。又如,存在“等、靠、要”心理,由于政府长期实施给贫困地区农民钱和物的“输血”式扶贫政策,带来一个重要消极后果就是使这些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形成了“等、靠、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社会进步、对人的积极性发挥的压抑作用。

另一方面,精准制定治疗方案。辛秋水认为,在构成贫困山区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诸矛盾中,“人”是矛盾的焦点。解决这个突出矛盾的办法有两大方面:一是“扶贫扶人、扶智扶文”,以文扶贫,提高民智。发展教育、输入信息、更新观念,改变人的愚昧状况。如,向广大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传授一技之长,让他们获得谋生、脱贫的能力。二是改变干部作风。增强公仆意识,重构干群关系。以一种务实的作风,全心投入扶贫扶智工作之中。为此,改变扶贫方式,以“经济、物质扶贫”向“社会、政治扶贫”转变,更多的关注经济、物质之外的人文因素,构建当地良好的政治社会生态。

四、贫困文化生成与文化扶贫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任何文化都不是偶然生成的,而是受人们长期生活习惯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行为活动本质的积淀。贫困文化也具有它的生成内在特质和逻辑。辛秋水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民长期生活习惯等社会环境的考察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恶性循环的内在症结所在。他理解的“贫困文化”就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它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

文化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思维方法创新。无论是文化扶贫实验的设想,还是“组合竞选”的付诸实践,可以说辛秋水都是“拓荒者”。他总结的文化扶贫实践经验,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对贫困文化的深入思考并大胆实践。他始终围绕“人”这个实践主体,来积极探索改变贫困文化影响的实践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根本实现不了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辛秋水运用马克思的观点来破解贫困文化所反映的一种社会生活难题。他以提高贫困地区人的素质为突破口,提出了一系列文化扶贫的对策措施。如,扩大文化教育的投入量,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革除乡村传统陋习;在基层组织民主选举等等。

五、坚持求真务实是社会学者的学术品质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和人类群体等生活现象的大学问。它是建立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基本事实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透视社会现象以及做出理性判断,进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措施。社会学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辛秋水以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和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追求,把社会学研究文章写在贫困山区,以他的文化扶贫实验唤醒大山深处农民摆脱贫困的愚昧思想缠绕。同时,给中国扶贫创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辛秋水在《追求》一文中谈起他下乡深入农民家庭亲眼见到的事实。如,到一个县的某个大队,一开始听大队支部书记滔滔不绝的汇报,说村办企业如何如何的好,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贫困农民家庭就业问题。可事实上不是汇报的如此好,他深入只有19户人家的生产队逐户逐家作了调查,发现只有5户人家有劳动力在社队企业干活。

辛秋水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一直是把现实的社会问题当作重要的课题来做的。他在《追求》一文中披露了一件曾有很大社会影响的事情。如,1984年,他到肥西县去,对农村中的单身汉户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单身汉产生的社会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大胆地提出必须根据城乡社会条件的悬殊,改变农村的一胎化政策的建议。

辛秋水作为老一代社会学者,给我们做社会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

 

   作者系哲学博士、高级研究分析师。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近年来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基层金融党建、金融安全等。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