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博林: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精彩
2016-09-12 18:44    浏览:876  评论:0

内蒙古牧民乌达木正在下载数字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

硬件从无到有,设施由旧变新,服务由少变多……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建设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如何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记者近日深入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展开调研。

硬件有了,软件更要跟上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地区文化中心,一股清新的文艺之风扑面而来——随处可见怀旧风格的招贴画、用废旧木箱搭起的小桌板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老照片。相比大多数文化馆平庸的建筑设计,这里每一寸空间都显得与众不同。

“塑造公共美学,只是这颗垡头‘黑钻’亲近群众,吸引民众策略的一部分,”垡头地区文化中心负责人徐伟告诉记者,让每个居民真正参与到文化馆的活动中来,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文化馆(群艺馆)是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可很多基层群众并不清楚何为文化馆,更不用说使用文化馆了。这跟我国基层文化馆站的软硬件建设还比较薄弱,跟不上群众的需求有较大关系。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统计年鉴》等资料显示,北京市每万人拥有文化馆从业人员数量仅为1.2名(世界水平为2.88名),居民满意度为40.8%(世界平均水平为67.5%)。“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北京的文化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确都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说。

差距产生动力。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部门针对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供需失衡的现状,推出了“3+1”的实践模式,在区和街道之间增加了“地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外表酷似黑色钻石的垡头地区文化中心,就是这次实验的产物。据徐伟介绍,“黑钻”不仅在硬件方面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软件方面更是与清华大学参与式服务设计工作坊合作,探索营造出“无围墙”的精神社区。

“垡头地区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刚‘上楼’的农民,刚拆迁的居民,以及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徐伟看来,公共文化服务,正是一条把所有人黏合在一起的纽带,“文化的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

体制创新,对接群众需求

设施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圆满”。据不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透露,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的设置率都很高,但却常常处于闲置状态或被挪用挤占。有的文化活动中心则“隐藏太深”,许多居民并不知其存在。因此,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使用率,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北京市朝外图书馆的“华丽转身”就是一个极鲜活的例子。2007年,朝外图书馆刚成立时,藏书2万多册,还专门配备了小朋友读书专区。然而,丰富的藏书和先进的设备却鲜有人使用。据统计,2013年下半年仅有103人次的读者光顾,有3人新办图书证。

“这么好的资源,难道就白白浪费了?”针对朝外图书馆所在区域学龄前儿童多的特征,图书馆负责人选择了“引进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服务”的新路径。2014年1月,民营企业悠贝亲子图书馆进驻朝外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负责每年配送2000册新书,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场地和水电等基本保障,三方各自发挥优势,为娃娃读书创造了良好环境。2014年上半年,朝外图书馆与悠贝联合举办了42场免费儿童阅读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办图书证的读者数量增长19倍,借阅人次增长近3倍。

除了引入社会力量,管理方式的创新也让各级公共文化馆站更“接地气”。以垡头地区文化中心为例,建立之初,中心就专门成立了文化居委会,从居民中选出委员,积极践行基层民主、反映民意,由此来进行自我管理。“居民告诉文化居委会委员他们想要什么,文化居委会委员再传达给我们。采用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活动方式,自然就不会出现文化馆站的服务与群众的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了。”徐伟说。

拥抱“互联网+”,补齐短板

倘若以上实践局限于传统的范畴,那么由内蒙古图书馆推出的“彩云服务”可算得上是“互联网+”时代浪潮下的创举。

当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之时,人群熙攘。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人来这里并不是为了买书,而是为了借书。“我使用‘彩云服务’已经好几个月了,它方便了我这样的畅销书爱好者。”今年23岁的刘尚武就读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每周他都会来这里。爱好读小说的他,总能找到喜欢的新书,并且不花分文带回家。

“彩云服务”是内蒙古图书馆2014年5月推出的一项极富新意的文化惠民服务。图书馆一改过去“采、藏、借”的传统模式,建立与书店联合运作的“借、采、藏”的新模式。读者从书店“借”出的书,经过编码、阅读、归还之后,最终会被图书馆采购收藏。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市场和读者的筛选,提高藏书的借阅和流通率;另一方面,读者也得以在图书馆和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我阅读,你买单”的崭新阅读体验。

“传统图书馆普遍存在新书到馆滞后问题,且藏书的流通率低,大部分一进图书馆就成了‘死书’。”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介绍说,彩云服务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打破了读者、书店、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无限延伸。不仅如此,对于书店和出版社而言,“彩云服务”所积累起来的读者分布、借阅偏好、畅销种类等“大数据”,也将成为一笔宝贵的信息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不过,对于才起步一年的“彩云服务”而言,缺憾仍然存在,图书复本数量不足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自主采购图书复本的上限为3册(热门优质图书为5册),读者难免会遭遇“储量已满”无法再借的窘境。为应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开始酝酿一项基于“彩云服务”的更大手笔。“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书香社会大藏书体系’,就是为了实现家庭藏书与图书馆藏书的共建共享,让全社会的闲置图书都流动起来,真正发挥出‘云’平台的无穷潜力。”李晓秋激动地告诉记者。

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彩云服务”的主要受益者都是城市居民,同样由内蒙古图书馆主导的另一项工程“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则给牧民带来了福音。

记者驱车赶到中蒙边境的满都拉文化站时,来自额尔登敖包嘎查的牧民乌达木正捧着一个方形小盒子,来到数字加油站给盒子“加油”。据乌达木介绍,这个小盒子就是一座移动数字加油站——嘎查678口人、300多户的数字资源供应,全靠这个自带无限WIFI功能的小盒子来解决。

“内蒙古有近800万农牧民生活的地方远离城镇,过去几乎没有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内蒙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部主任张树杰说,为了让网络“进包入户”,他们转变思路,改互联网为局域网,以三级结构层层加油,让优秀文化资源的触角真正深入到草原腹地。

“数字加油站的资源包括大量关于养殖技术、农技指导、蒙语小说等农牧民最需要的电子书,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直接帮助。”满都拉文化站站长乌日才胡说,连蒙古国牧民也经常通过互通口岸来这边学习上网。

2012年8月启动试点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已在内蒙古全区10个盟市的28个旗县建设了242个一级数字加油站、两个二级数字加油站、81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每级加油站存储有2—4T数字资源,覆盖地域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共惠及200余万农牧民。

回到嘎查的乌达木,将“盒子”连接到15米高的移动WIFI发射塔上(当地人俗称“杆子”),加油站里的资源就能覆盖周围一公里的游牧点,给牧民们带来互联网世界的“春风雨露”。

“今晚就给儿子们放一部大片看。”乌达木的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发射塔顶,寓意“吉祥”的五色哈达正迎风飘扬。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