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英 佟阿伟: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2016-11-15 22:11  姜海英 佟阿伟   浏览:896  评论: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德惠市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到了在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应该如何开展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农家书屋工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农村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iral grass-roots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of Dehui City, fi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We should in-depth think that how to carry out rural 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Farm House Project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rural library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一批关注农村、农民文化民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出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及农村图书馆()建设等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素质、普及计算机知识、缩小数字信息的鸿沟、丰富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1  德惠市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近几年,德惠市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国各地一样有了长足发展。其主要形式有,国家出版署开展的农家书屋工程、文化部与财政部开展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的农村图书馆分馆等服务机构。此外,还有中组部开展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教育部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农民自办相关部门进行扶持的文化大院等,充分显示了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民生的重视。

    通过调查得知,我市当前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以下特点:

一是纳入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全社会的共识。2006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同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发展战略》、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构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法律、法规、政策上确立了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并且列入发展规划纲要,写入了相关文件中,受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是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力度、投入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在相关政策保障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此间还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同时,在经费投入上也进一步加大了力度,2007年底,中央为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投资6亿元,地方筹集物品资金5 474700万元; 2007年至2008年底中央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投资达1. 8亿元,德惠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分别得到国家、吉林省、本级政府投入78万元;2003年至2009,长春市、德惠市两级公共图书馆共计投入资金近80万元,建立农村图书分馆、图书室,扶持文化大院。初步统计以上各类资金近1. 85亿元。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也是空前的。

    三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模初步形成。目前,德惠市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互依托整合资源共同发展,为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不同部门以不同形式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本形式。农家书屋工程以其步骤紧密、力度强、投入大、硬件设施建设标准统一、见效快的特点,迅速实现了初期的低标准、广覆盖目标,使农家书屋的建设见到了成效。公共图书馆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依据自身的工作职能在开展的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的同时,建立图书馆分馆,通过送书送文化信息资源下乡,开展资源展播活动、读书活动、科技跟踪服务活动,在业务工作指导、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科学规范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点建设时间早,起点高,突出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特点的三级模式标准和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为中小学师生教研教学服务中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党的知识,开展思想教育,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正是由于全社会积极关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展不同形式的构建活动,成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科学规范、现代化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贡献。

    四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初步具备,效果明显。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家书屋从平均每个书屋配置576本科技图书,发展到现在每个书屋配置1 185册图书,个别书屋还达到了有电脑、电视机、影碟机、图书万册的规模,目前书屋面积、阅览桌椅、电视机等硬件建设达标率已达到60%。以管理规范、开展活动、服务效果见长的公共图书馆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通过送书、送文化信息资源下乡,传输、展播共享工程资源,组织读书、科技跟踪服务活动,开展业务指导,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以其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独具特色的服务,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2008年共计播放文化信息资源70余场;在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11,参与活动近万人。达家沟镇树和服务点村民的葡萄栽培、合义村服务点的种瓜,就是借阅观看服务点的资源,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成为依靠文化信息资源致富的典型。

    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点建设采取三种模式,逐步升级,有卫星接受天线、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比较完善的视听播放设备,在共享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教学、教研、教改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典型———同太乡小康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广大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资源,带领广大党员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下勤劳致富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一批农民自办文化的代表,如“岔路口镇阳光合唱队”,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大院”;“达家沟镇树合后窑文化大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化局确定为“欢乐庄稼院”,已经成为农村农民喜爱,整体服务功能强、效果好、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村基层自办文化的典型,在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无论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以怎样的形式出现,都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2  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60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停顿过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历史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还有深刻的思考,正确认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构建科学规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1 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件涉及我国经济社会能否科学和谐、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全社会积极关注、支持、参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值得肯定和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建设之初没有科学的计划和措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步骤,建设的力度强弱、规模大小、投入多少、周期长短不尽相同,使市县()区等基层组织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使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广大农民得不到实惠,担心遁入“昙花一现”的历史旧路。

    2. 2 形式不同,内容重复

    在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全国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以及公共图书馆建立的农村图书馆分馆和扶持发展的农民自办文化等文化形式,都是以一定数量图书、报刊、光碟为建设基础,配备数字化卫星接收、传输播放视频文化信息资源设施设备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但宝贵的资源未能得到科学配置,有效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2. 3 多头建设、多头管理

    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除扶持发展的农民自办文化外,四个部门的四种形式,出现了你建你的,我建我的,谁建设谁管理,建设内容相互重叠、建设标准交叉的现象;每个基层服务机构的牌子、名称多达六七个之多,部分建设单位有其名无其实,只是挂名分享建设成果。

    2. 4 忽视了效果和作用

    标准怎样、投资多大、图书多少、配置多高、面积大小是建设中各部门集中关心的事情。但对向农民开放的农家书屋以及部分图书馆分馆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起到一定效果则重视不够;对管理人员的配备、待遇等重点难点问题,没有具体措施加以解决,出现了已建成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向农民开放的现象。农民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者、受益者,而我们在建设中恰恰忽略了农民这个受益群体的感受,农村应该有什么样子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什么是农民喜爱的能得到实惠的文化服务资源,很少有人问津。

    客观地说,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和谐社会发展,向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对策是我们关注的所在。

3 如何开展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针对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开展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 1 加强领导,统一标准

    从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从国家或省一级的源头上做起,成立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委员会,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同时,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服务延伸情况,分别制定建设标准和投入规模,结合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既符合本地域特色又符合农村农民意愿,既科学规范,又有长期规划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

    3. 2 加强管理,明确主体

    从建设长期、稳定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入手,具体明确谁是主管、主建,谁是只建不管;谁管软件建设,谁管硬件建设;确实落实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交付使用后的设施设备维护、升级换代等涉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否长期有效、稳定展的保障措施;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服务细则;明确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管理人员、待遇以及业务培训、指导、开展日常工作的业务管理主体的难点问题。

    3. 3 优化资源,科学配置

    资源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把农家书屋的重点建设资源、公共图书馆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科学配置,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使其成为科学规范、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全面、效果明显、群众欢迎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全面开放、真正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4 发挥作用,注重实效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从结合农村的实际,了解农民的意愿,为农村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普及、文化娱乐问题出发,才能把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作用和效果发挥出来。为此,要在加强领导统一管理、明确管理主体、优化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上,注重搞好培训、服务规则、活动开展以及业务流程、业务指导等日常管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切实解决他们的工作时间、待遇问题,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有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事业服务的使命感,有从事这项工作光荣的热情,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公共图书馆要主动适应,努力搞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延伸扩展的业务指导相关工作,发扬以活动为主,注重实际效果的传统,承担起为农村农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历史重任。

    总之,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国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必须在政策、法规上明确其地位、作用,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运行,才能真正达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